齿轮泵运行中的故障分为腐蚀和磨损,机械故障,性能故障和轴封故障四类,这四类故障往往相互影响,难以分开,如叶轮的腐蚀和磨损会引起性能故障和机械故障,轴封的损坏也会引起性能故障和机械故障.
机械故障
震动和噪声是主要的机械故障。振动的主要原因是轴承损坏,或出现汽蚀和装配不良,如泵与原动机不同轴,基础刚度不够或基础下沉、配管蹩劲等。
性能故障
性能故障主要指流量、扬程不足、泵汽蚀和驱动机超载等意外事故。
轴封故障
腐蚀和磨损
腐蚀的主要原因是选材不当,发生腐蚀故障时应从介质和材料两方面入手解决(参阅_篇第六章). 磨损常发生在输送浆液时,主要原因是介质中含有固体颗粒.对输送浆液的泵,除泵的过滤部件应采用耐磨材料外,轴封应采用清洁液体冲洗以免杂质侵入,并在泵内采取冲洗设施以免流道堵塞(参阅_篇第五章)。此外,对于易损件在磨损量_时应予以更换。
提高高温泵运行寿命的措施
1、因泵体在高温下运转,故冷态安装时配管上应设铰支座,以防升温后配管位移。
2、联轴节_在泵体升温后热找正,以避免运转时造成附加力矩。
3、高温齿轮泵出口压力测点要设联锁停止报警,否则,一旦排出管道受阻,易造成泵体损坏。
4、泵起动时,在出口无压力形成时,不可盲目提速,以防止轴或轴承过早损坏。
5、清洗移液时,不要用泵输送清洗液,应拆下内件,移液结束后再安装,以免泵内混入异物。
6、泵体热媒夹套的温度可稍低于前后夹套管的热媒温度。因为熔体粘度与剪切率成递减函数关系,齿轮的挤压,轴承的剪切将使熔体温度经过泵后上升3~5℃,降低热媒温度可防止熔体降解。资料表明,通过降低轴承区的温度,可大大增加轴承的承载能力,不需要更换大容量的泵,仅仅通过增加转速_可使用齿轮泵的输出能力增加50%。
7、提速要缓慢进行,不要使前后压力急剧上升,以免损坏轴承或使熔体堵塞润滑通道。
8、高温齿轮泵出口后面的熔体过滤器要定期更换,不要长期在高压乃至压力上限运行。